绣山讲坛第396讲-生物3D打印工艺机理及应用
作者: 已浏览:8次 更新日期:2025-09-03
报告题目:生物3D打印工艺机理及应用
报告时间:2025年9月9日,星期一,13:30-14:30
报告地点:龙赛理科楼南楼519会议室
主讲人:尹俊 研究员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生物制造被认为是实现不同组织/器官的体外重建的重要技术,而载细胞生物3D打印是生物制造的核心工艺。载细胞生物3D打印以载细胞生物墨水为基本单元,结合不同的3D打印技术,构建携带细胞的组织工程支架,克服了无法在支架内部精确分布多种细胞和细胞无法侵入大尺寸支架内部等困难。但由于载细胞生物墨水复杂的流变学性能和极软的机械性能,目前尚无法同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细胞活性”的生物3D打印。本研究通过对生物墨水“交流-流变”特性的定量化阐述,并提出了多物理场耦合驱动的生物3D打印新方法。摒弃了为提高生物墨水成形性而降低墨水生物性的常规折中方案,彻底突破传统生物制造对组织/器官的拓扑结构和生物功能缺乏同步调控机制的局限,实现了生物制造过程的“控形控性”,为异质组织/器官的体外重建和功能诱导提供了新方法。
主讲人简介:
尹俊,博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浙江省特聘专家。致力于生物制造、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担任生物制造领域顶尖SCI期刊——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的副主编、《工程设计学报》特邀青年编委,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Matter、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ditive Manufacturing等一流SCI期刊累计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0余篇。已经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分会委员、北美制造工程师协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先进制造分会委员。筹办并担任于新加坡召开的BDMC2023和于东京召开的BDMC2024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筹办全国生物设计与制造青年论坛,并连续三届担任该论坛的召集人。同时,申请者多次担任国际制造科学与工程会议(MSEC)的分会场召集人,并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进行生物制造相关的主题报告。担任三项生物增材制造团体标准制定专家,并获评为增材制造医疗器械团体标准制定优秀贡献专家。